張家界天門寺
來源: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網 作者: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網 發表時間:2015/1/21 14:52:42 瀏覽: 次
天門山寺,始建于明朝,是湘西地區的佛教中心,自建寺以來信士眾多,香火鼎盛。|
舊寺坐北朝南,廟門上高書“天門仙山”,兩邊楹聯為“天外有天天不夜,山上無山山獨尊”,全寺三進兩殿,殿后有觀音堂,氣勢浩大。寺外古木參天,不遠處有七級浮屠,堪稱古雅清幽。自民國之后,天門山舊寺日見衰頹,現仍有遺址可尋。
現在的天門山寺為原址重修,占地面積萬余平方米,采用清代官式風格,由山門、鐘鼓樓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觀音閣、藏經閣、法堂等建筑組成。其中,觀音閣造型尤為奇巧,樓層設置明二暗三,其構造之復雜,堪與國內各古典名樓相娉美。寺廟坐落山窩,視野開闊,極目東南,眾山皆小,確有一山獨尊的氣概。
相關攻略
天門寺約建于元至正年間(公元1341年)歷經元、明、清各朝,均香火鼎盛。后來由于各種原因,寺院蕭疏敗落,我們在上初中那會去玩的時候,那里到處是斷壁殘垣、凋敝不堪。有一次野炊,就是用一個倒地兩斷的石碑作為飯桌,直到前幾年才修理一新?,F在殿堂20余間,供有緬甸玉佛6尊及各種佛象40余尊頗具規模。我所看到過的大雄寶殿都位于整個寺院的中間,而且是最高大的建筑,比如蕭縣的皇藏峪、開封的大相國寺等??墒翘扉T寺的大雄寶殿卻在這所寺院的側面,靠近北山,而且也不高大,也許是由于天門寺東西較長而南北短的特殊地理位置吧。天門寺雖然說是寺,其實在里面修行的皆是尼姑,這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,既然是尼姑就該稱庵。據說天門寺自建成后,在里面修行的一直都是女的,我也是聽別人這樣說的。
寺院內有古銀樹一株,樹齡近1400年,枝盛葉茂,其樹干既高且直,要四、五個人方能合抱。最有名氣的恐怕還是那口流淌了幾千年的泉水了,無論寒暑,無論濕干,從來都是奔流不息。據說,喝了那里的水,能去百病,而且還能延年益壽,我們每個人都喝了滿滿一肚子。
多年前我們用來吃飯的斷碑,已經被接了起來,加以保護,并立于寺內。我們一一分辨著碑上的文字,大致的意思是說蘇東坡任徐州知府時,重修天門寺的事情,還有蘇東坡的一篇文章,文章的名字沒有看清。
出了寺門,順著圍墻,沿著山中的峽谷,我們一路上行。兩邊古木參天,清雅幽靜。記憶中應該有一棵歪脖子的大柳樹,聽說樹齡也在千年以上,在沒有建圍墻的時候,它長長的、粗粗的樹干差不多要貼在地面上了??上У氖乾F在竟然沒有了!
愈往上走,山勢愈陡,這就是傳說中的天然峽谷了。兩側的崖壁好像一剎那就想掉下來似的讓人不敢留步,兩旁古老的樹木有的貼著標簽,有的是1300年的歷史,有的有1500年的壽命。歷盡滄桑的它們了解中國千年的文化,雖已蒼老,但依然散發著誘人的魅力。不知名的作家們在石壁上揮灑筆墨,表達他們的喜愛之情。
在北邊的絕壁上,有一個叫做“桃花洞”的景點,又稱“一線天”,那里簡直就是一處無人能入之境。傳說是金兵南侵之時,當地一位名叫“桃花娘子”的女英雄,率領當地人民抗金,后來在這絕谷之中,被金兵困住?!疤一镒印睘榱瞬宦淙虢鸨?,在“一線天”最險要的地方跳了下來。后人為了紀念她,就將“一線天”上面的洞叫作“桃花洞”。最奇的是在洞口有一株桃花,年年綻放,卻從不結果!
在天門寺有一種樹特別古樸,很小就聽別人說是青檀樹,據說都有一千五百多年了呢!它們長得特別有意思,樹枝長得象藤一樣蜿蜒盤繞,有的扎根于石縫,有的棲身于峭壁。
再往前就是“孔子曬書臺”了,我們以前就是從這里反其道進山的。這里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典故!傳說孔子在蕭縣講學,聽說天門寺的風景迷人,也來欣賞,當從這個山腳下經過時下了一場大雨,孔子隨身攜帶的書被雨水打濕。天晴以后孔子就把書放到草叢上晾曬,后來這片草就再也抬不起頭來了。后來人們就把此地叫作 “孔子曬書臺”了,以前還有幾座小屋的。
在天門寺白馬王墓南側絕壁上有一首回文詩,全文是:
前來翠靄積煙村,興觸詩人醉灑樽?! ?BR> 懸澗水聲琴入韻,列屏山景畫留痕。
泉飛帶雨穿虹架,樹曲盤崖抱石吞。
天接路高登步步,煙云起落碧當門。(其一)
倒讀則是:
門當碧落起云煙,步步高登路接天。
吞石抱崖盤曲樹,架虹空雨帶飛泉。
痕留畫景山屏列,韻入琴聲水澗懸?! ?BR> 樽酒醉人詩觸興,村煙積靄翠來前。(其二)
此詩是民國時期蕭縣兩任知縣賴以平所作,高度贊美了秀麗天門山水。然而絕妙之處不僅因為它是通體回文詩,而且正讀、倒讀時各刪去每句前兩字,又成了兩首回文詩,堪稱回文詩中的絕品。
湖南大庸縣(今張家界)人陳逢元,字桐喈。生活在清末民初,年方五十醉酒而死。某一天,他來至安徽省蕭縣,立足于天門山,思緒萬千,浮想聯翩,寫下了這幅對聯:
仰驚六宇寬,變成幾多雨、幾多露、幾多雪、幾多風和雷,時出時入,時往時來,多少神奇誰鎖???
俯瞰眾山小,看破一個嵩、一個衡、一個恒、一個泰與華,自東自西,自南自北,個中底蘊此平分。
含義是:“六宇”指的是東西南北上下的茫茫宇宙。抬頭仰望蒼茫宇宙,春夏秋冬四時交替,風雨雷雪變幻無常,不禁發出了誰能左右這神奇蒼穹的感嘆;而低頭俯視,一覽眾山小,中岳嵩山、北岳恒山、西岳華山、東岳泰山,也只能與此平分秋色。聯語筆力雄健奔放,從六宇寫到五岳,忽仰驚,忽俯瞰,內涵容量深厚,四個“幾多”也四個“一個”,使聯語既有聲韻,又有神韻,一個“鎖”字,也用得很有力度。上下對仗工巧,讀來音調鏗鏘,氣勢磅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