芙蓉鎮原名王村,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境內,是一座土家族人聚居的古鎮,鎮中至今保存了完好的青石板路以及古民居(主要是吊腳樓),因小說《芙蓉鎮》改編的同名電影《芙蓉鎮》在此拍攝而得名,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部有名的電影使之名揚天下,這部電影同時造就了中國電影史上兩個有名的人物——劉曉慶、姜文。這個原本叫王村的小鎮從此以也這部電影為名,芙蓉鎮于是出現在中國旅游版圖中。謝晉的名片《芙蓉鎮》就是在這里拍攝的。
去芙蓉鎮有兩條公路,一是從張家界出發,張家界到芙蓉鎮每天都有往返班車,路程90公里,行程約一個半小時。二是從吉首出發,吉首到芙蓉鎮路程60公里,行程約一個小時。
在大家印象中,作家古華所著小說《芙蓉鎮》中的芙蓉鎮是在湘西王村,其實真正的芙蓉鎮是坐落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的塘村鎮。
塘村鎮以前叫芙蓉鎮,范圍包括今天的嘉禾縣車頭鎮。塘村鎮離縣城有三十里路,中間隔有一條河,也就是舂陵江,本地人叫麻地河或鐘水。小說中的芙蓉鎮離縣城也有三十里路,中間也隔有一條河,顯然,古華對小說中芙蓉鎮中的地理環境的描寫,就是對塘村鎮的描寫。
小說第一章《山鎮風俗畫》第一節《一覽風物》第一段是對芙蓉鎮名字來歷的敘說:
芙蓉鎮坐落在湘、粵、桂三省交界的峽谷平壩里,古來為商旅歇宿、豪杰聚義、兵家必爭的關隘要地。有一溪一河兩條水路繞著鎮子流過,流出鎮口里把路遠就匯合了,因而三面環水,是個狹長半島似的地形。從鎮里出發,往南過渡口,可下廣東;往西去,過石拱橋,是一條通向廣西的大路。不曉得是哪朝哪代,鎮守這里的山官大人施行仁政,或者說是附庸風雅圖個縣志州史留名,命人傍著綠豆色的一溪一河,栽下了幾長溜花枝招展、綠蔭拂岸的木芙蓉,成為一鎮的風水;又派民夫把后山腳下的大片沼澤開掘成方方湖塘,遍種水芙蓉,養魚,采蓮,產藕,作為山官衙門的“官產”。
每當湖塘水芙蓉競開,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艷的季節,這五嶺山脈腹地的平壩,便頗是個花柳繁華之地、溫柔富貴之鄉了。木芙蓉根、莖、花、皮,均可入藥。水芙蓉則上結蓮子,下產蓮藕,就連它翠綠色的銅鑼一樣圓圓蓋滿湖面的肥大葉片,也可讓蜻蜓立足,青蛙翹首,露珠兒滴溜;采摘下來,還可給遠行的腳夫包中伙飯菜,做荷葉麥子粑子,蓋小商販的生意擔子,遮趕圩女人的竹籃筐,被放牛娃兒當草帽擋日頭……一物百用,各各不同。小河、小溪、小鎮,因此得名“芙蓉河”、“玉葉溪”、“芙蓉鎮”。
發表評論
相關內容查看全部